(相关资料图)
近日,《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载人试运营测试里程累计超过1400万公里;北京市范围内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累计里程超过2194万公里,总测试里程全国领先;2022年北京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无人化专项技术测试进入第二阶段,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累计里程75933公里,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内已有141辆车获准开展载人试运营测试。 这是自2018年北京市开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并首次发布年度测试报告以来的第5份报告。可以说,这是自动驾驶关注度持续攀升的5年,也是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不断成熟的5年,更是行业对自动驾驶反复探索不断推进的5年。 就在《报告》发布前夕,有车企高管发表了质疑自动驾驶的观点,引发了业内的热议和探讨,而《报告》恰好从某种程度上回复了这样的疑问。笔者认为,无论是对于自动驾驶的热烈讨论,还是持续更新的自动驾驶路测报告,都说明行业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探索和认知一直在前行。 从此次发布的《报告》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动驾驶部分领域的进步,感知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儿童感知盲区测试是非常典型的对感知系统的考验,从《报告》披露的数据中可发现,2019~2022年间,参与测试的车辆各方向的感知盲区在不断缩小。最大前向感知距离的测试结果除了表明探测距离在指标上不断提升,还显示出国内一些产品、方案已经优于国际标准的要求。从硬件角度来看,说明感知元器件性能在不断提高;从软件角度来看,显示出整车企业、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对算法的不断迭代与改进。类似的进步还体现在整车企业开始大量应用前装量产设备参与测试等,都说明产业链上企业所取得的突破。 除了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提升,商业化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比如无人配送车首次实现从区域级先行先试向全北京市统筹的升级,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运行范围,丰富道路测试和商业示范场景。这一点,对于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来说,甚至可能比单纯的指标参数更为重要。因为使用场景的扩大,意味着能够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有所认知,也意味着让更多企业看到了未来盈利的可能,这才可以支撑企业以及背后的投资方继续坚定不移地投入其中。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相关的标准在不断完善。《报告》显示,2022年北京市正式发布的DB11/T 2050-2022《自动驾驶车辆封闭试验场地技术要求》,是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封闭试验场地地方标准。这无疑是对目前还不够健全的自动驾驶标准体系的有益补充。 从整体来看,《报告》给我们带来的实际上是一种观测维度——北京市作为自动驾驶领域探索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其进展可以作为衡量、观察我国自动驾驶整体发展情况的一把“尺子”。事实上,在前面所提及的一些亮点之外,2022年,北京市在政策实施、环境建设、运营管理、安全保障、服务模式等方面也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尝试。 当然,在为《报告》所展现出的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欣喜之余,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在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比如,当前依然很难看到不同城市、不同示范区、不同测试场之间的“交流”,测试结果尚未实现互认。如果这种互联互通无法实现,那么不但应用场景大打折扣,而且也使企业需要花费更多成本进行测试验证,从而迟滞了相关产品的开发节奏。再比如,自动驾驶发展需要跨行业、跨领域协同,但当前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的协同依然不够。虽然整车、核心零部件方面,企业进展较快,但是在高精地图、C-V2X、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展节奏和步调相对落后,车路协同的“两条腿”没有同步并行。 此外,笔者认为,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进展依然有点慢。由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投入巨大,再加上相关政策滞后,导致其投入回报周期被拉得过长,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分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为此笔者建议,可以在一些相对成熟、安全风险较低的领域加快商业化部署,让企业看到更多“曙光”。 通过《报告》,可以看到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在不断进步、商业化在逐步推进,离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近。未来,要想让无人驾驶的梦想照进更多日常生活的现实,还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更广泛的合作,也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配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