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王安忆对谈余华“爆火”,倒也没必要联想太多

今天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讲座,引起青年学生追捧。很多学生早早起床排队“抢票”,甚至还有学生为了最快抢到票,凌晨就开始在楼道排队。华东师大官方平台显示,这场对谈直播吸引了50多万人观看,很多学生在社交平台纷纷“晒”出了这段经历,并表示:“为了热爱的文学,一切都值得!”

讲座办出了演唱会的架势,这说明大学生——至少是那所学校的大学生,还是相当热爱文学的。文学在学生心中依然有相当分量,同学们为了拿到一张票付出了相当的成本,这令人欣慰。

不过,当这件事本身成为新闻,多少说明了这种火热是意料之外的。这也暗含了一种尴尬:人们对大学生喜爱文学与否并没有多少信心,只是当抢票现象出现,方才有了进一步言说的空间,并表达某种期许。

所以,大学生喜爱文学固然是好,但也没必要联想太多,上升到文学复兴这种陈义过高的判断。期待过高,也容易沮丧。毕竟这个数据,恐怕还不能和娱乐产业相比,真要论抢票的激烈程度,这场讲座也未见得有多突出。甚至人们没法排除一种可能,很多学生之所以认识余华,更多是通过短视频而非作品。

但转念一想,人们何必把各行各业都统一到流量、人气这一个标准上去?直播看数据,视频看点赞,文学也要看排了多长的队、涌进了多少人?这多少也体现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被流量思维所统摄了。人们理性上知道不唯流量,但当流量给出回报,却又发自内心地欣喜。

其实这没什么必要。试想这场座谈的主角,如果不是具有“网红”特征的作家,或者更冷门领域的嘉宾,来的学生也只有感兴趣的寥寥数人,难道这一场讲座的意义会由此折损吗?

知识的传递与启蒙,可能是瞬间的,也可能是个体的,未见得都是人山人海爆炸式传播。举一些有年代感的例子,孔子见老子,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这些历史上的对谈,在场不过几人罢了。这些例子虽没有那么强的针对性,但至少说明知识普及没必要太依赖流量的作用。一场冷门讲座,几位会心听众,其意义便已足矣。

换句话说,各行各业都开始寻求流量作为价值赋予的载体,也可能反衬了某种定位空虚——人们无法确定一件事的价值大小、效果如何,转而求助于流量这一最容易量化的标准。而这可能是很多领域面临的共性问题,间接的、感性的、非量化的评价体系,被数据这一最直观的标准所瓦解。人们开始依赖数据,哪怕它有很大的漏洞——一场再火爆的讲座,其数据展现也没法和一场演唱会相比,但所谓的社会价值又无法简单对比。

这大概才是人们渴望流量却又鄙夷流量的原因所在,流量有问题,却似乎又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但无论如何,流量终究是单薄的,没有那么大的意指。现在的关键,是人们能在流量面前保持足够的自知,能重建领域本身的价值。就好像王安忆与余华的对谈,如果没有火爆人气,我们该如何认定它的意义?这种课题,更值得长久地思索。(光明网评论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