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发改委获悉,本市释放重大项目“压舱石”关键作用,近日组织今年首批总投资3160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规模和质量均创近年新高。
据介绍,今年本市首批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计360个,总投资31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48.8亿元。其中,科技创新项目22个,产业链提升项目133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99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106个。本次集中开工在模式上大胆创新,全市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主题,各区自定形式、自选动作、自主开展。比如,滨海新区今年首批新开工项目达116个,项目规模占到全市的36.5%,龙头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加速形成“津城”“滨城”相映生辉、竞相发展的格局。津南区将集中开工与现场推动相结合,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全体出动,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并举行现场办公会,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双战双胜”。东丽区以集中开工活动为契机,实施“企业保姆”和“代办员”制度,让“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成为项目建设新常态。
“今年本市首批集中开工项目规模大、支撑强、结构优、质量好,呈现出多个特点。”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处负责人介绍,本市重大项目集聚落地,“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规模上,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等10亿元以上项目83个,投资占比达77.1%。同时,本市产业项目质量齐升,主攻方向精准聚焦,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爱思达航天科技天津总部基地等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投资占比达27%。扩产项目明显增多,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中环叠瓦二期、爱旭三期等增资扩产项目加速推进,有力支撑了产业集群建设。此外,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活力显著增强,今年本市首批集中开工项目中社会资本项目共有321个,投资占比超八成。(雷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