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相约去赏金秋故宫,说是领略金碧辉煌的传统文化。不禁让记者想起了9年前在故宫博物院参加的“唐代花釉瓷复仿制作技术研究”鉴定会——

这项2006年由我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梅国建挂帅攻关的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历时5年,不仅掌握世界首创的液―液分相釉技术,揭示了鲁山花瓷千年高温窑变的烧制奥秘,看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效果,而且探索出柴窑、煤窑、液化气窑等烧成工艺,成功烧制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唐代花釉瓷品种……记者虽多次跟踪报道,却至今仍是个钧瓷“门外汉”,面对钧瓷作品,不问其器型优美,不闻其釉色瑰丽,连形容其色彩也只是用傻傻的“五颜六色”。索性斗胆连线梅国建,认真补一堂钧瓷釉色分类命名的科普课!

钧瓷绽放的千年魅力

钧瓷系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烧制的窑变釉瓷器,其鼻祖为鲁山花瓷。梅国建告诉记者,唐瓷以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邢窑白瓷为主,鲁山黑地、乳白蓝斑一器三色花釉瓷器的出现,一举打破了“南青北白”单色釉的局面。而这种三色花釉瓷器便是鲁山花瓷。有唐南卓《羯鼓录》记载为凭:唐玄宗与宰相宋璟谈论鼓事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距今已有1400多年。

钧窑始于唐,盛于宋。宋代窑工在唐代花釉瓷蓝色乳光釉的基础上加入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成功烧制出高温红、紫色釉,由于钧釉的着色剂对窑内的气氛、温度等非常敏感,因而形成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独特魅力。李争鸣先生在评价由梅国建所著《中国历代钧瓷釉色》时称,钧瓷是以色彩的丰富和意境的深邃独步瓷林的。钧瓷能在宋代成为皇家御用赏瓷,并在元代形成一个庞大的窑系,波及全国4省27个县,是与其鲜明的个性分不开的。此个性,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绚丽与神奇,就是每件作品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钧瓷之美,美在釉色;钧瓷之奇,奇在釉色;钧瓷是釉的艺术。何为釉?指覆盖在陶瓷胎体表面的玻璃态物质。钧瓷釉厚度通常为1~2毫米,大器物厚度可达5毫米,特大型器物底足垂釉部分厚度可达10毫米。钧瓷釉的技术嬗变,为钧瓷注入了“型为基,釉为魂”的深刻内涵,也是其千年绽放的魅力根本。

来源于自然而融入自然

造型古朴典雅、粗犷自然、磅礴大气,为钧瓷釉窑变提供平缓而阔绰的表现空间,巧妙地满足了钧瓷釉丰厚和流动的特点,使钧瓷釉面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神奇景观,如日月辰星、似山峦湖海、像雨过天晴、犹百花争艳……梅国建却看到了其命名的遗憾,先辈传下来的名称如驴肝、马肺、干草黄等,既模糊又难听。

从2009年,梅国建在致力唐代花釉瓷复仿等技术攻关的同时,历时3年,走遍河南省内外100多家钧窑窑口和博物馆,收集唐宋以来不同色彩的瓷器瓷片4000多个,拍摄代表作品和瓷片照片1万多幅,筛选、编号。结合自然界动物、植物、矿物气象的色泽,将钧釉色彩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灰、白、欧泊釉等11个大系,200多个亚色系。本着来源于自然又融入自然的原则,钧瓷釉色利用自然界色彩命名以人们的普遍心理反应为标准,分自然景观类:火焰红、朝霞红、火焰青等;动物类:鹅黄、鸡油黄、鹦鹉绿等;植物类:玫瑰红、海棠红、桃花红等;金属类:金斑、铜斑、银斑等;矿物质类:朱砂红、宝石红、玛瑙红等……梅国建继《20世纪中国传统钧瓷》《中国历代钧瓷釉色》《20世纪宜兴青瓷和纹片釉陶》等著作之后,推出《中国钧瓷釉色分类图典》又一部学术力作,首次建立中国钧瓷釉色的名称大全。他说,钧瓷釉色变化无穷,如梦如幻。如果认真地去研究,就会进入一个穿透历史、跨越时空,博大精深,具有永恒价值和卓越魅力的艺术世界。

科学分类更切合发展时代

“五彩缤纷的釉色和晶莹如玉的质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令人无限遐想……”梅国建迫切感到,随着钧瓷业的飞速发展,老釉色新釉色日益增多,科学制定釉色分类标准,不仅对日益发展的钧瓷行业来讲越来越重要,而且对钧瓷的研究、生产、贸易、鉴赏和收藏等意义尤为重大。

在《中国历代钧瓷釉色》基础上,梅国建进行了更加科学系统的补充完善。如按钧瓷釉色相分类,指钧瓷釉面总体或局部以一类釉色为主,分为10类色系:赤色系如朱红、粉红、玫瑰红等;橙色系如橙黄、杏黄、橙红等;黄色系如鹅黄、米黄、杏黄等;绿色系如果绿、翠绿、麦叶绿等;青色如天青、玉青、葱翠青等;蓝色系如天蓝、湖蓝、宝石蓝等;紫色系如丁香紫、玫瑰紫、茄紫等;黑色系如乌金釉、古铜等;灰色系如鸽灰、瓦灰、银鼠灰等;白色系如玉白、鱼肚白、月白等。另外一种集多色于一体具有宝石质感的釉则命名为欧泊。如按钧瓷色彩特点分,又可分为单色类釉与多色类釉。并针对钧瓷色彩的视觉心理对钧瓷釉色命名的影响,分为共同感受色觉心理、色彩的心理联想、色彩性格……

业界专家表示,《中国钧瓷釉色分类图典》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钧瓷的生产、发展、窑变机理和鉴赏知识,重点分类命名并规范了宋、元、清及现代的钧瓷釉色、纹路、意境名称。收录的2000多幅实物图片,真实记录了钧瓷标本的釉色,充分展现了其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不仅为推动陶瓷业教学、科研、生产等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照,而且让我们全新领略了异彩纷呈的钧瓷风采。(蒋寒)

关键词: 钧瓷 釉面棕眼 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