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什么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在今年秋季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iPhone 13系列手机。在平淡无奇的iPhone 12之后,iPhone“十三香”原本被寄予厚望。然而,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后,苹果股价下跌了1%。有人说现在的苹果已经江郎才尽、迈向平庸,也有人说苹果稳中求进、依旧能打,那么iPhone 13到底香不香?
iPhone 13系列手机包含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四款机型。“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好的iPhone。”苹果CEO库克在发布会上这样说。
这样说也不无道理。首先,价格降了。和iPhone 12相比,iPhone 13全系机型价格均下调,比如iPhone 13 128G起售价为5999元,而iPhone 12 128G版为6799元。其次,屏幕大了。该系列剪了“刘海”并在面容识别区域进行了相对应的改进,让手机能有更大的屏幕空间。再次,续航久了。该系列通过加大电池的容量和软硬件协同实现了更长的续航能力,比如iPhone 13以及iPhone 13 Pro Max分别相比上一代续航提升了2.5小时。最后,芯片强了。苹果称,其A15仿生芯片4核GPU的性能比其他品牌高出30%,CPU快50%。再加上升级了的摄像头、调了更多颜色等“微创新”,让喜欢它的人依旧赞叹其性能的强大和外形的时尚,对诸如“非实质性创新”的批评不屑一顾。
可以预见,iPhone 13系列的市场数据不会难看。在价格方面,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苹果的产品是“涨价很无奈,降价是惊喜”,何况新系列定价充满“惊喜”。在策略方面,苹果的产品通过添加新功能和稍微改进外观设计来吸引消费者的策略被证明非常有效,尽管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在2020年开始严重放缓,但苹果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却同比增长了58%。这与苹果持续增强的产品性能、对消费者体验的不懈追求以及积累下的忠实客户群密不可分。此外,由于持续缺芯和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安卓阵营缺乏强有力的巨头与之分庭抗礼,也让这部分市场成为苹果的囊中之物。
然而,这些依旧改变不了苹果黔驴技穷、创新乏力的窘境。有用户评价:“iPhone 13毫无新意,很多都是安卓玩剩下的。”的确,Live Text、可变刷新率屏幕、常亮锁屏、广角镜头、巨大的存储空间、人像拍照模式等,这些功能在较早前就已经运用在高端甚至部分中端安卓手机上。以iPhone 13系列亮点之一的可变刷新率屏幕为例,120Hz的屏幕刷新率早已被很多国产安卓手机品牌用在了2000元以内价位的机型上。这与11年前乔布斯面带微笑介绍iPhone 4的视网膜屏、全玻璃外壳等颠覆性技术时,发布会现场响起长达1分钟的掌声形成鲜明对比。
iPhone之于智能手机、苹果之于移动产业的意义已经不用赘述。Touch ID和Face ID 开创了安全先河,iPod和iTunes颠覆了音乐市场,Apple Watch变革了健康行业……即使抛开技术层面,在过去的很多年,购买苹果产品的那一瞬间就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激起相当一部分人的科技信仰。
信仰的维系需要优质的服务和出众的用户体验,更需要突破自我的创新。现在的苹果变得稳定强大,产品线逐渐丰富,供应链日臻完善,财报上的数字和股价市值比翼齐飞,商业帝国井井有条,但也变得中规中矩,不像一家高科技企业,更像一家传统制造企业。没有了持续创新的激情、拒绝平庸的个性、追求极致的酷劲,也就没有了唤起人们内心科技信仰的力量。
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但手机行业早已不是那个手机行业。强大的对手挖掘了中低端市场,努力蚕食中高端市场,直至“兵临城下”。近五年来,安卓阵营在头部厂商的带领下,有节奏地向苹果阵营发起冲击,直至2019年安卓阵营与苹果阵营在高端市场各占半壁江山。
曾经,苹果用颠覆性的创新“惊艳了时光”,引领了全球移动互联的新时代,掀起了科技创新的浪潮。而现在,小修小补只能“温柔了岁月”,那些润物细无声的更新注定无法复刻曾经的冲击力,头顶上“科技创新”的光环迟早会有散去的一天,这对苹果、对任何高科技企业而言都是一样的。
移动行业还会有石破天惊的创新吗?下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移动智能设备在哪里?我们期待苹果的“下一次”或是下一个“苹果”给出答案。(那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