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了“2020年中国人花钱排行榜”,其中,教育培训、住房、保健养生,占据了排行榜的前三位。

之前一直在五名开外徘徊的教育培训,今年一跃成为了大热门,占比最高,达到了32.44%。

近些年来,中国人的教育培训消费意愿,一直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并在2020年迎来了大爆发。

据调查数据显示,从年龄段看,26~35岁的年轻人是教育培训消费的主力;从收入人群来看,年收入在20~30万元的中产人群,更愿意为获得知识、技能而投入。

由此可见,职场人的自我充电意愿是十分强烈的。他们非常渴望通过教育培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眼界和见识,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从而改善收入和生活品质。

为什么2020年的职场人

“自我充电”意愿更强烈?

1、突破单一技能,提升抗风险能力

阿俊是一名旅行社的普通导游,前几年旅游市场火热的时候,一个月干20天,收入能达到6-8K,旺季的时候甚至上万也不成问题。

但遇到了今年疫情爆发,旅游业停滞,阿俊开始还悄悄做些代购,后来随着国外疫情变得严重,代购也做不成了,只能另谋出路。

像阿俊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2020年的“黑天鹅”,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特别是从事餐饮、旅游、影视、航空等服务行业的人员,长期面临着行业低迷,以及停工、失业导致的安全感缺失。

他们意识到光靠单一技能,在危机面前,抗风险性太弱,所以需要通过教育培训,进行自我增值,开辟新的职业战场,解锁更多技能。

2、突破职场倦怠期,找到新的工作兴奋点

28岁的林海,在一家科技公司做行政,她一毕业就进了这家公司,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做了7年,平时就管管考勤打打杂,比较轻闲。

时间长了,虽然工作已经非常熟练,但她却渐渐失去了热情。特别是看到公司里做业务的同事,经常可以接触到新鲜事物,有很多学习的机会,她就十分羡慕。

林海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还有没有进步的空间,或者要不要干脆换个行业比较好?她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十分迷茫。

年龄在26~35岁的年轻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每天的状态就是不断地重复,就很容易对工作失去激情。

与此同时,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量空前增长,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当下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许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就会变得陈旧、过时,甚至被淘汰。

所以,职场人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立足,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磨炼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终身学习,未雨绸缪,弥补自身的不足,使自己在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3、突破收入局限,获得更高更广的发展平台

小凡是一名广告公司的文案,靠着出色的文字表达和创意能力,他协助团队一起拿下了好几个大客户,有了相对长期、稳定的客户源,去年年末还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年终奖,年薪接近30万。

在高兴之余,小凡也开始为未来做打算。毕竟目前的工作,还是以团队协作为主,自己就是颗螺丝钉。虽然创意能力可以继续进步,但平台有限,工作量也趋近饱和,短期内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与其被动地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

年收入在20~30万元的中产人群,更愿意花钱去充电,这并不奇怪。20~30万的年收入,如果是在一、二线大城市,也仅能够基本维持日常花销。对于这个阶段的职场人来说,跨越阶层,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是他们主要追求的目标。

积极加入教育培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优势,链接人脉和平台,寻找更多的机遇。

怎样进行自我充电

可以事半功倍?

1、找准方向,深耕行业领域,明晰职业发展规划

职Q社区中,关于“职场人怎么充电提升自己”的讨论中,有网友提到,首先要知道该充什么“电”,学习的内容,一定要有利于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

成年人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为了分数和升学而进行的了,职场的充电,不是盲目跟风报班,而是一种“功利性的学习”。

这种功利性,要求职场人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当下工作中遇到的,或者即将遇到的问题去解决,并且还要有实用性。

因此,充电前应该充分了解行业,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再来做规划,才能让充电有的放矢,真正做到深耕行业领域,让学习变得有价值。

功利性学习的另一个原因,与我们的大脑结构有关系。人类的大脑,其实是一个忘性大,且意志力有限的“学习器”。

如果学习的东西不是工作所需要的,学完没地方用,那么知识就会停留在浅层,甚至过段时间就忘记了。随着学习时间的拉长,大脑的前额皮层就会消耗意志力,最后可能坚持不下来,中途放弃,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2、找对方法,拓展信息渠道,做好时间和精力管理

目前市场上,针对职场人的教育培训渠道五花八门。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广告公司的文案小凡,决定选择他所在城市MBA最好的大学,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深造。

而小凡手下刚毕业的小夏,则选择了一门线上的文案创意课程,每天下班回家后,结合课程内容自学,进课程群讨论,学习文案的技巧与方法。

小凡和小夏选择了不同的培训渠道,与他们自己所处的职场阶段有关。

小凡急于突破专业和平台的限制,找到更多的机会,读MBA可以让他在短时间内,批量集中获得人脉和资源,并且还有几年的时间去深入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而小夏初入职场,主动磨炼业务能力,及时补充知识,增加自己的专业经验,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场人充电,定下目标后,追求的就是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要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选择真正合适自己的充电渠道。

而每种渠道又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比如线上课程省时方便,但还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其它资源的提供有限。而线下课程虽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更有人与人之间的温度,能够促进深入的资源整合与分享。

3、检验成果,及时转化知识,更新工作实践经验

吴橙最近跳槽到一家外贸公司,同时他还报名了商务英语的培训课程。学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前一天学的英语,经常第二天跟外国客户开会的时候就能用上。越多次重复使用,记得就越牢。这门课程让他突飞猛进,很快就适应了新公司的工作。

很多人上完课程,充电就结束了。这对职场人来说,是一种浪费。

把充电的成果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一是可以及时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形成“自我充电-能力提升”的闭环,让充电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二是可以根据充电效果的反馈,来检验选择的目标和学习的方法,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用,从而进行修正和完善。

富兰克林说过:“你要追求工作,别让工作追求你。”

主动寻求充电提升的职场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明确的目标、高效的学习、有价值的工作,换来的是自己在职场中无可取代的竞争力。

在职场中,超越自己比超越别人更重要。职场瞬息万变,而会“充电”的人,能在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中,获得对环境强大的适应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关键词: 花钱排行榜